第四十七章 財計大事
關燈
小
中
大
李汲定下了強力打壓魏博豪門大戶的政策,杜黃裳等人雖感有些過於酷烈,亦只得拱手從命——為了恢覆生產,且保長治久安,抑制兼並本是題內應有之意,況且節帥也沒打算大開殺戒啊,將來不至於登上《酷吏傳》……
顏真卿呈上去秋征收的賦稅賬冊,李汲稍稍翻檢了一下,總計收獲粟、麥等四十七萬八千石,絹及雜物價值五十二萬緡,確如顏真卿所說,將將足夠州中官吏和三萬兵馬一歲所需……也就是說,沒什麽餘錢投資生產了。
那就只能勒逼協軍屯田了——高郢那邊有消息傳來,原本協軍各營多不肯從命,但在顏真卿命防軍大索州中,破敗數家之後,很快就都老實了起來……
於是李汲問顏真卿:“田稅如此,則商稅如何?”
顏真卿道:“吾按查卷宗,魏、博兩州比年商稅,十萬緡有幾。其七成為關稅,約三成為市稅……”
唐朝的商業稅,主要包括兩個方面:一是關稅,也叫過稅,一般情況下經過關所時,貨物每千錢繳納二十文;二是市稅,也叫住稅,即在市場上發賣貨物時,每千錢繳納三十文。魏州市面本不算繁榮——博州更差——但終究占據著一段永濟渠呢,入州收一筆,貴鄉碼頭收一筆,出州再收一筆,由此才在商稅之中,關稅占了大頭。
李汲打算降低商稅,下令拆除包括貴鄉碼頭在內的州內關卡,只保留出入境時征稅,而且無論關稅還是市稅,全都半減。顏真卿對此竭力反對,老先生認為欲富地方,唯有重農,而於工商當課重稅——我還想加呢,你怎麽倒要減啊?
李汲與之分說良久,解釋說唯有降低商稅,才能吸引各方商賈前來,繁榮魏博的市場,則將來雖稅半減,總量卻可望有很大的提升。可惜顏真卿固執己見,壓根兒就說不通。
但顏真卿有一句話,卻也頗有道理:“如今諸鎮皆貧,盤剝商賈,關卡密布於途,雖我魏博減免,旁鎮俱增,如起高堤,水流如何就下哪?則遠商不來,市集不繁,更減稅收,吾期期以為不可。”
最後李汲沒辦法,說那這樣吧,只減來自昭義軍的商稅——“我已與薛帥商定,彼於我鎮所出,同樣減免。”心裏琢磨著,要不要盡快派人去跟武順軍、天平軍,也商談出一份商貿協定出來……
魏博還有一筆財政來源,那就是工業稅,或者說手工業稅,只是兩州制造業並不發達——紡織業都是個體經營,合並入調——也就能掙個零嘴錢罷了,不必提起。
顏真卿對於前途還是很有信心的,他說經過統計、估算,沒收兩州大戶餘田,歸之小民,再加軍屯,倘若今年風調雨順的話,秋後所得,可能超過去年三成,那財政開支就不會再捉襟見肘了。李汲卻心說:那我依舊不能增募兵馬……朝廷可是希望我練出五萬雄軍出來的呀!
說完最牽動人心的稅收政策,顏真卿便順著話題,提到了羊師古。他說:“細查羊師古,似有煽惑李子義之奸,然無實證;而其從弟羊師彥,多次出入其營,及首謀倡亂之羊氏族長之家,恐有居中聯絡之事……”
李汲本能地將目光移向尹申,尹申急忙俯首謝罪:“前不能預知動亂之跡,後不能查明羊氏之弊,我之過也,甘領責罰。”
沒辦法,他在李汲幕下就是分管情報工作的,那出了這麽大簍子,板子肯定會落他屁股上啊,還不如先請責罰,起碼混個認罪態度良好。不過尹申也郁悶,前陣子他也被顏真卿勒逼著去下鄉丈田,完了又清點賦稅,實在沒空去探查州內那些縉紳大戶的動向……
李汲註目他良久,這才徐徐說道:“初入魏博,人地兩疏,致有此失,其情可原。擡起頭來吧,卿但牢記此事,日後將更勤勉,不重蹈覆轍可也。”
完了又問:“那李子義可擒獲了麽?”
顏真卿搖搖頭:“當日衙前紛亂,以李子義為首,逃去十數人,怕是遁往他州去了——已行文各縣,張榜捕拿。”頓了一頓,請示道:“則於羊氏兄弟,如何處置為宜?”
李汲笑一笑:“既無實證,不便加之以罪。”關鍵他此刻心情頗佳,不管是不是羊氏兄弟煽動的兵亂,禍兮福之所倚,其結果是造成了顏真卿更為大刀闊斧地梳理州內政務,也使得自己下定了打壓大戶,抑制兼並的決心,則若從結果上倒推起來,羊師古有功無過啊。
“羊師古平亂有功,然其不得軍令便擅自行動,有過,可以折抵。至於當日從彼入城定難的軍士,皆當賞賜……”因為將士們只是聽從本營什將羊師古的號令,只有功而並無過——“人賜錢二百,以為嘉勉。”
李汲分開來處理羊師古和其麾下將士,也有嘗試分化瓦解其營內同盟——倘若有的話——之意。
其後李汲又召杜黃裳、尹申等人單獨交談——這些都是純粹的自己人,與顏真卿不同,老先生是朝廷所命副手,在關系上終究隔了一層——也把自己對於州政的一些想法,包括顏真卿不讚成的減免商稅等事,先跟幕僚們通通風。等輪到尹申的時候,他再次俯首致意,說:“關於羊師古,末吏尚有下情稟報。”
李汲心說我就知道你還有話要避著人說——咱們相處時間最長,這點默契還是有的。於是一招手:“無須多禮,近前說話。”
尹申靠近一些,低聲稟報道:“李子義之亂,末吏先期未能有所察覺、防範,有罪。則於事後,密布偵哨,於州中、軍中,反覆探查,乃知羊師古曾謀其族叔的產業,揚言可避秋後加稅,奈何其叔堅不可肯予……”
“是如今以首謀倡亂罪下獄之人麽?”
“正是,然而——羊氏實非倡亂之人。是羊師古來訪末吏,雲其叔父最早抗拒加稅,還挑唆佃戶,毆傷稅吏,建議趁此機會治以重罪,以為效仿者戒……”
李汲聽了,微微一皺眉頭:“彼叔侄之間,仇隙竟如此之深麽?”
尹申解釋道:“已出五服之外,並無什麽親情。且那羊某慣於偽造文契,及放貸謀取人田,即便族人亦不能免,鄉間怨憤頗深。羊師古自請搜集其族叔歷年罪狀,定為鐵案……”
李汲微微一笑:“則他許了你什麽好處?他自身又想落點什麽好處?”
尹申忙道:“羊師古確有賄賂末吏情事,但末吏堅不肯收……至於他自己,雲是看族人多赤貧,便其自身,也不過有祖傳永業田五畝而已,懇請分其叔田,按丁授予親族——自然也包括他,與其堂弟羊師彥了。”
初唐的均田制,乃是土地國有制度,國家按人丁授田,其於官員職田,以及因功而得的勳田,也都及於自身,不允許繼承——就理論上來說,就不可能出現什麽大地主。然而社會現實和官府統治能力擺在那兒,又不明令禁止土地買賣,則經過數十上百年的滾雪球,地主縉紳階層又漸壯大,私占田畝數十上百頃者,比比皆是。
按照均田制,成年男丁得授口分田八十畝、永業田二十畝,前者死後由官府收回,後者可以繼承——比方說用作宅基地。當然啦,根據各州人口、耕地比,以及土地肥沃程度,也有寬授、窄授之分,魏州就屬於窄授,即便在初唐,男丁也普遍拿不到百畝田地,能有六十畝頂天了。
顏真卿沒收大戶田產,僅指私田而已,其人即便縲紲,既未定罪,也依舊保留了官府認可數量的耕地。而於沒收部分,也旋即分給了同鄉無地或少地的百姓——佃戶若在本籍,自然也得授田,不在本籍,先使入籍後再授。
雖然如此,總歸不可能恢覆初唐的均田制,不可能分得那麽均勻——其實初唐時也很難均分——一鄉之內,總有人得的多,有人得的少。為此羊師古才跑去跟尹申商量,沒收我族叔的田產,先緊著羊姓自家人分成不成?
他這也是無奈之舉。原本還打算搞翻族叔,尋機奪占其田產呢,沒想到官府直接就給沒收了。更要命的是,顏司馬慧眼如炬,仿佛看穿了他的心肝臟腑一般,那即便他有機會伸手,如今也只能趕緊把爪子給藏起來啦。不由得私下埋怨羊師彥,你瞧你給我出的好主意……
終究忙活了好幾個月,不甘心兩手空空,這才嘗試著普惠親族,方便自己將來從親族手中,尋機將那些田產再撈回來。並且他還跟尹申打商量,我如今有職有勳,那職田和勳田,能不能多少計一點兒啊……
尹申不敢自斷——雖說拒絕了羊師古賄賂之事,純屬假話——也怕擅做妄行,被顏真卿那兩眼不揉沙子的老兒一把拿住,只得等到李汲回來之後,再當面稟報。
李汲撚須沈吟:“原來他是想要田……”
李汲不打算給軍人授田——其家別有男丁另算,因為他也不希望打造一個世代軍戶階層——軍人無田,謀生唯賴軍餉,便可以牢牢捏在軍將手中;若其有田,則容易逐漸淪落為地方縉紳的武裝。由此吩咐尹申:“我的意思,將兵俱不授田,但其家或別有男丁,或其人卸甲退役,可按最高標準授於田產;若戰傷殘疾,節鎮為之募人助耕……”
這算是給當兵的眼前吊根胡蘿蔔吧。
“其於羊氏,可準其請,先授田於親族。但羊師古既領官俸,不可再得田也。”
最後,他壓低聲音關照尹申:“我早知道羊師古狡黠,方用人之際,不便無罪而黜。但卿須在其身邊暗布棋子,隨時覘其動靜,以免再生奸謀——便有奸謀,也可得實證懲處之!”
尹申領命而退。
李汲這回從長安又帶過來幾個人,即將徐渝補入防軍,接替李子義為一營什將——他這回運氣倒好啊,恰巧有空缺;賈槐、馬蒙則入幕府為吏,前者負責軍械,後者負責軍馬。
最後,要給老黃找個去處。李汲便將貴鄉、元城內的幾所小型官坊合並為一,改建在永濟渠側,由賈槐管理,任命老黃為大匠。半個多月以後,工坊建成,李汲前往視察,並召二人前來,詢問制械之事。
老黃說:“以魏博的情狀,小人建議,應多造弓弩,多置弓兵。”
魏博鎮雖然缺少礦產,其它資源卻頗豐富,起碼仍保留有大片的森林,鳥獸滋繁,所謂制弓六材,幹、角、筋、膠、絲、漆,鎮內都不匱乏。由此老黃才說,您這兒缺好鐵,都須從外州輸入,成本必高,唯有制弓六材可以本地自給,應該大批量生產。
李汲說了,弓弩自然應該多造,但刀槍也不可純從昭義軍購買成品,哪怕成本稍高一些,也最好自造——免得被人卡脖子。他關照老黃:“軍器當統一制式,輕重、強弱不可稍有差誤……”否則戰場上臨時換兵器,肯定使不順手啊——“且於各部件應能替換……”
原本還打算跟老黃好好說道說道標準化的問題,沒成想話才出口,老黃不必聽解釋,當場就明白了。終究秦代兵器的標準化程度就很高啊,不至於一千年後不但不能繼承,還會大踏步倒退……其實這年月泰半匠人,都很明晰標準化(當然沒這詞兒),比方說建築多為木質卯榫結構,尺度若不統一,難道還臨時邊削邊試不成麽?
只是絕大多數器物都是手工制作,標準化程度要求高了,難度必定提升,所費工時也長,因而除非耳提面命,否則一般匠人不願意太費心思。當然啦,老黃乃是國家級的重要軍器工匠,他對自己的要求原本就不低。
然而懇請李汲:“小人聽說,今魏博鎮兵,分為防軍、協軍,則於協軍,其實無須太好的兵器……防軍萬五千,李帥若欲人人都執良器,恐怕工匠數目不足……”
李汲笑道:“汝先好生做著,寧缺毋濫,至於匠人,我將徐徐訪求。此外,汝也可在此處招募些弟子啊,傳汝之藝,將來也可給你養老送終。”
你都四十多了吧,即便再娶幾房妾,還有多大誕下子嗣的機會?還是息了這一妄念吧……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顏真卿呈上去秋征收的賦稅賬冊,李汲稍稍翻檢了一下,總計收獲粟、麥等四十七萬八千石,絹及雜物價值五十二萬緡,確如顏真卿所說,將將足夠州中官吏和三萬兵馬一歲所需……也就是說,沒什麽餘錢投資生產了。
那就只能勒逼協軍屯田了——高郢那邊有消息傳來,原本協軍各營多不肯從命,但在顏真卿命防軍大索州中,破敗數家之後,很快就都老實了起來……
於是李汲問顏真卿:“田稅如此,則商稅如何?”
顏真卿道:“吾按查卷宗,魏、博兩州比年商稅,十萬緡有幾。其七成為關稅,約三成為市稅……”
唐朝的商業稅,主要包括兩個方面:一是關稅,也叫過稅,一般情況下經過關所時,貨物每千錢繳納二十文;二是市稅,也叫住稅,即在市場上發賣貨物時,每千錢繳納三十文。魏州市面本不算繁榮——博州更差——但終究占據著一段永濟渠呢,入州收一筆,貴鄉碼頭收一筆,出州再收一筆,由此才在商稅之中,關稅占了大頭。
李汲打算降低商稅,下令拆除包括貴鄉碼頭在內的州內關卡,只保留出入境時征稅,而且無論關稅還是市稅,全都半減。顏真卿對此竭力反對,老先生認為欲富地方,唯有重農,而於工商當課重稅——我還想加呢,你怎麽倒要減啊?
李汲與之分說良久,解釋說唯有降低商稅,才能吸引各方商賈前來,繁榮魏博的市場,則將來雖稅半減,總量卻可望有很大的提升。可惜顏真卿固執己見,壓根兒就說不通。
但顏真卿有一句話,卻也頗有道理:“如今諸鎮皆貧,盤剝商賈,關卡密布於途,雖我魏博減免,旁鎮俱增,如起高堤,水流如何就下哪?則遠商不來,市集不繁,更減稅收,吾期期以為不可。”
最後李汲沒辦法,說那這樣吧,只減來自昭義軍的商稅——“我已與薛帥商定,彼於我鎮所出,同樣減免。”心裏琢磨著,要不要盡快派人去跟武順軍、天平軍,也商談出一份商貿協定出來……
魏博還有一筆財政來源,那就是工業稅,或者說手工業稅,只是兩州制造業並不發達——紡織業都是個體經營,合並入調——也就能掙個零嘴錢罷了,不必提起。
顏真卿對於前途還是很有信心的,他說經過統計、估算,沒收兩州大戶餘田,歸之小民,再加軍屯,倘若今年風調雨順的話,秋後所得,可能超過去年三成,那財政開支就不會再捉襟見肘了。李汲卻心說:那我依舊不能增募兵馬……朝廷可是希望我練出五萬雄軍出來的呀!
說完最牽動人心的稅收政策,顏真卿便順著話題,提到了羊師古。他說:“細查羊師古,似有煽惑李子義之奸,然無實證;而其從弟羊師彥,多次出入其營,及首謀倡亂之羊氏族長之家,恐有居中聯絡之事……”
李汲本能地將目光移向尹申,尹申急忙俯首謝罪:“前不能預知動亂之跡,後不能查明羊氏之弊,我之過也,甘領責罰。”
沒辦法,他在李汲幕下就是分管情報工作的,那出了這麽大簍子,板子肯定會落他屁股上啊,還不如先請責罰,起碼混個認罪態度良好。不過尹申也郁悶,前陣子他也被顏真卿勒逼著去下鄉丈田,完了又清點賦稅,實在沒空去探查州內那些縉紳大戶的動向……
李汲註目他良久,這才徐徐說道:“初入魏博,人地兩疏,致有此失,其情可原。擡起頭來吧,卿但牢記此事,日後將更勤勉,不重蹈覆轍可也。”
完了又問:“那李子義可擒獲了麽?”
顏真卿搖搖頭:“當日衙前紛亂,以李子義為首,逃去十數人,怕是遁往他州去了——已行文各縣,張榜捕拿。”頓了一頓,請示道:“則於羊氏兄弟,如何處置為宜?”
李汲笑一笑:“既無實證,不便加之以罪。”關鍵他此刻心情頗佳,不管是不是羊氏兄弟煽動的兵亂,禍兮福之所倚,其結果是造成了顏真卿更為大刀闊斧地梳理州內政務,也使得自己下定了打壓大戶,抑制兼並的決心,則若從結果上倒推起來,羊師古有功無過啊。
“羊師古平亂有功,然其不得軍令便擅自行動,有過,可以折抵。至於當日從彼入城定難的軍士,皆當賞賜……”因為將士們只是聽從本營什將羊師古的號令,只有功而並無過——“人賜錢二百,以為嘉勉。”
李汲分開來處理羊師古和其麾下將士,也有嘗試分化瓦解其營內同盟——倘若有的話——之意。
其後李汲又召杜黃裳、尹申等人單獨交談——這些都是純粹的自己人,與顏真卿不同,老先生是朝廷所命副手,在關系上終究隔了一層——也把自己對於州政的一些想法,包括顏真卿不讚成的減免商稅等事,先跟幕僚們通通風。等輪到尹申的時候,他再次俯首致意,說:“關於羊師古,末吏尚有下情稟報。”
李汲心說我就知道你還有話要避著人說——咱們相處時間最長,這點默契還是有的。於是一招手:“無須多禮,近前說話。”
尹申靠近一些,低聲稟報道:“李子義之亂,末吏先期未能有所察覺、防範,有罪。則於事後,密布偵哨,於州中、軍中,反覆探查,乃知羊師古曾謀其族叔的產業,揚言可避秋後加稅,奈何其叔堅不可肯予……”
“是如今以首謀倡亂罪下獄之人麽?”
“正是,然而——羊氏實非倡亂之人。是羊師古來訪末吏,雲其叔父最早抗拒加稅,還挑唆佃戶,毆傷稅吏,建議趁此機會治以重罪,以為效仿者戒……”
李汲聽了,微微一皺眉頭:“彼叔侄之間,仇隙竟如此之深麽?”
尹申解釋道:“已出五服之外,並無什麽親情。且那羊某慣於偽造文契,及放貸謀取人田,即便族人亦不能免,鄉間怨憤頗深。羊師古自請搜集其族叔歷年罪狀,定為鐵案……”
李汲微微一笑:“則他許了你什麽好處?他自身又想落點什麽好處?”
尹申忙道:“羊師古確有賄賂末吏情事,但末吏堅不肯收……至於他自己,雲是看族人多赤貧,便其自身,也不過有祖傳永業田五畝而已,懇請分其叔田,按丁授予親族——自然也包括他,與其堂弟羊師彥了。”
初唐的均田制,乃是土地國有制度,國家按人丁授田,其於官員職田,以及因功而得的勳田,也都及於自身,不允許繼承——就理論上來說,就不可能出現什麽大地主。然而社會現實和官府統治能力擺在那兒,又不明令禁止土地買賣,則經過數十上百年的滾雪球,地主縉紳階層又漸壯大,私占田畝數十上百頃者,比比皆是。
按照均田制,成年男丁得授口分田八十畝、永業田二十畝,前者死後由官府收回,後者可以繼承——比方說用作宅基地。當然啦,根據各州人口、耕地比,以及土地肥沃程度,也有寬授、窄授之分,魏州就屬於窄授,即便在初唐,男丁也普遍拿不到百畝田地,能有六十畝頂天了。
顏真卿沒收大戶田產,僅指私田而已,其人即便縲紲,既未定罪,也依舊保留了官府認可數量的耕地。而於沒收部分,也旋即分給了同鄉無地或少地的百姓——佃戶若在本籍,自然也得授田,不在本籍,先使入籍後再授。
雖然如此,總歸不可能恢覆初唐的均田制,不可能分得那麽均勻——其實初唐時也很難均分——一鄉之內,總有人得的多,有人得的少。為此羊師古才跑去跟尹申商量,沒收我族叔的田產,先緊著羊姓自家人分成不成?
他這也是無奈之舉。原本還打算搞翻族叔,尋機奪占其田產呢,沒想到官府直接就給沒收了。更要命的是,顏司馬慧眼如炬,仿佛看穿了他的心肝臟腑一般,那即便他有機會伸手,如今也只能趕緊把爪子給藏起來啦。不由得私下埋怨羊師彥,你瞧你給我出的好主意……
終究忙活了好幾個月,不甘心兩手空空,這才嘗試著普惠親族,方便自己將來從親族手中,尋機將那些田產再撈回來。並且他還跟尹申打商量,我如今有職有勳,那職田和勳田,能不能多少計一點兒啊……
尹申不敢自斷——雖說拒絕了羊師古賄賂之事,純屬假話——也怕擅做妄行,被顏真卿那兩眼不揉沙子的老兒一把拿住,只得等到李汲回來之後,再當面稟報。
李汲撚須沈吟:“原來他是想要田……”
李汲不打算給軍人授田——其家別有男丁另算,因為他也不希望打造一個世代軍戶階層——軍人無田,謀生唯賴軍餉,便可以牢牢捏在軍將手中;若其有田,則容易逐漸淪落為地方縉紳的武裝。由此吩咐尹申:“我的意思,將兵俱不授田,但其家或別有男丁,或其人卸甲退役,可按最高標準授於田產;若戰傷殘疾,節鎮為之募人助耕……”
這算是給當兵的眼前吊根胡蘿蔔吧。
“其於羊氏,可準其請,先授田於親族。但羊師古既領官俸,不可再得田也。”
最後,他壓低聲音關照尹申:“我早知道羊師古狡黠,方用人之際,不便無罪而黜。但卿須在其身邊暗布棋子,隨時覘其動靜,以免再生奸謀——便有奸謀,也可得實證懲處之!”
尹申領命而退。
李汲這回從長安又帶過來幾個人,即將徐渝補入防軍,接替李子義為一營什將——他這回運氣倒好啊,恰巧有空缺;賈槐、馬蒙則入幕府為吏,前者負責軍械,後者負責軍馬。
最後,要給老黃找個去處。李汲便將貴鄉、元城內的幾所小型官坊合並為一,改建在永濟渠側,由賈槐管理,任命老黃為大匠。半個多月以後,工坊建成,李汲前往視察,並召二人前來,詢問制械之事。
老黃說:“以魏博的情狀,小人建議,應多造弓弩,多置弓兵。”
魏博鎮雖然缺少礦產,其它資源卻頗豐富,起碼仍保留有大片的森林,鳥獸滋繁,所謂制弓六材,幹、角、筋、膠、絲、漆,鎮內都不匱乏。由此老黃才說,您這兒缺好鐵,都須從外州輸入,成本必高,唯有制弓六材可以本地自給,應該大批量生產。
李汲說了,弓弩自然應該多造,但刀槍也不可純從昭義軍購買成品,哪怕成本稍高一些,也最好自造——免得被人卡脖子。他關照老黃:“軍器當統一制式,輕重、強弱不可稍有差誤……”否則戰場上臨時換兵器,肯定使不順手啊——“且於各部件應能替換……”
原本還打算跟老黃好好說道說道標準化的問題,沒成想話才出口,老黃不必聽解釋,當場就明白了。終究秦代兵器的標準化程度就很高啊,不至於一千年後不但不能繼承,還會大踏步倒退……其實這年月泰半匠人,都很明晰標準化(當然沒這詞兒),比方說建築多為木質卯榫結構,尺度若不統一,難道還臨時邊削邊試不成麽?
只是絕大多數器物都是手工制作,標準化程度要求高了,難度必定提升,所費工時也長,因而除非耳提面命,否則一般匠人不願意太費心思。當然啦,老黃乃是國家級的重要軍器工匠,他對自己的要求原本就不低。
然而懇請李汲:“小人聽說,今魏博鎮兵,分為防軍、協軍,則於協軍,其實無須太好的兵器……防軍萬五千,李帥若欲人人都執良器,恐怕工匠數目不足……”
李汲笑道:“汝先好生做著,寧缺毋濫,至於匠人,我將徐徐訪求。此外,汝也可在此處招募些弟子啊,傳汝之藝,將來也可給你養老送終。”
你都四十多了吧,即便再娶幾房妾,還有多大誕下子嗣的機會?還是息了這一妄念吧……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